《海南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技术标准》权威解读
一、政策背景
海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雨、多台风等特殊气候条件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频发,如坑槽、裂缝、松散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城市形象。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市政道路作为城市血管和品牌,其品质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厅组织编制发布了《海南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技术标准》,旨在结合海南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技术标准。
二、目标任务
该标准的主要目标是为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道路建设的高质量和高耐久性。具体任务包括:结合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多雨、多台风等气候特点,制定适合本地的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要求;提高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标准,确保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三、主要内容
该标准共分为7个章节,涵盖: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5.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6.特种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7.施工质量验收。
具体亮点包括:
1.特殊路段设计:针对交叉口、公交站、检查井等病害严重路段,增加了抗剪能力设计和防飞散措施;
2.回弹模量标准:明确了路基回弹模量指标要求及测试标准,提升了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回弹模量指标;
3.下封层设计:增加了沥青表处下封层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明确了超薄层沥青混合料的适用范围;
4.彩色沥青路面:针对彩铺病害严重的问题,增加了彩色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标准;
5.透水沥青路面:针对海南多雨的特点,增加了透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明确了透水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四、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我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涵盖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道路项目。
五、注意事项
由于海南地区集料、矿粉等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标准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温度范围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交叉口、公交站、检查井等特殊路段需进行专项设计和施工,确保抗剪能力和耐久性。
六、关键词解释
回弹模量:指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是衡量路基和路面结构强度的重要指标。
透水沥青路面:一种具有透水功能的路面结构,能够有效减少路面积水,适用于多雨地区。
彩色沥青路面:通过添加颜料或特殊材料,使沥青路面呈现不同颜色,常用于景观道路或特殊标识路段。
七、惠民利民举措
通过制定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减少路面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针对交叉口、公交站等特殊路段进行专项设计,减少路面病害,提升行车安全性。透水沥青路面的推广使用,有助于减少城市内涝,提升城市排水能力,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彩色沥青路面的应用,美化城市道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该标准的实施将为海南省市政道路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